审时度势  攻心为上
【字体:
审时度势  攻心为上
―――读李宪文《潮来了》一书有感作者:李世顺    走进卫高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711    更新时间:2011/5/9
      我将李宪文的《潮来了》一书认认真真地读了一遍,掩卷深思,感到其通篇所体现的领导方略可以用八个字概括――审视度势,攻心为上!
      大家知道,在成都武侯祠有一幅著名的对联,为清末民初人赵藩所撰写,其原文是“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人治蜀要深思。”
     “攻心为上”是三国时期马谡向诸葛亮提出的针对蜀国周边地区少数民族的战略方针,意即“得民心者才能得天下。”“审时度势”是在刘备取得益州之后,诸葛亮为其制定的战略方针,意即制定法律法规时必须根据当前形势,宜严则严,宜宽则宽,不能一概而论。宪文校长之所以能在短短的三年时间内,使卫辉市高级中学在低起点上产生质的飞跃,第一就是注意到可“攻心为上”,第二就是在审时度势的基础上做到了宽严结合,而且结合得较为巧妙、自然。
      在2002年李宪文到卫辉市高级中学任校长之前,该校的思想状况可以说如同《红楼梦》中贾府一样存在着不少弊端,少数教师中存在着三大歪风:一是打牌成瘾,玩物丧志,甚至大白天在办公室把门一关,就打起牌来;二是喝酒成瘾,到处找酒场,以至喝醉了影响到正常工作与教学;三是参与学生家长宴请成风,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为此,他一上任就在会议上对全体教职工定下“约法三章”:一是不准打牌,二是不准诱导学生家长请客,三是不准酒后上课。凡违反者,临时工,回家;教师,换岗;中层干部,挂起来!而且其本人以身作则,甘愿接受群众监督,“管不得谁是有脸的,谁是没脸的,一概清白处之”。从此,该校彻底扭转了原来存在的歪风邪气。为了改变某些教师“吃老本”和“占着茅坑不拉屎”的现象,他又对班主任、任课教师的使用果断地实行可“双向选择,三级聘用”制度,学校根据学生们的意愿为各班聘请班主任,班主任再聘请各科教师,并予先声明“万一你落聘了,千万别埋怨!”结果人心大振,全校的管理工作从此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活力。
他对教师如此,对学生也是如此。宪文上任不久,就发现在学生中存在着三大问题:一是打架、谈恋爱、上网吧成了气候;二是破坏了公物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三是不讲卫生习以为常。他就像当年商鞅变法一样,首先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奖罚措施,先礼而后兵,接着就不折不扣得执行,决不搞“下不为例”等。三年过去了,现在该校已以严格的管理和优良的校风而远近闻名。
      宪文校长善于管理主要表现于“攻心为上”。比如,40岁以上的教师过生日时,学校要专门为其定做一个大蛋糕,校长再忙也要亲自写贺卡祝贺。有些教师家庭生活实在困难,宪文总是在学校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想方设法帮他们解除后顾之忧。为了调动教师们的工作积极性,他大胆改革,实行了“弹性坐班”制度,教师只要能把课备好,在学校、在家备课都行。为了解决教师的职业病――喉咙哑的问题,他还在经费高度紧张的情况下,为每个教师都安上了“移频扩音”装置,从此教师讲课时再也不用扯着嗓子喊了。他上任以来,设立了“零距离沟通平台”,规定每月政教处都要组织一次座谈会,耐心听取学生代表对教学管理的意见与建议,让学生参政议政。他设立了“校长信箱”,学生有什么问题,都可以及时向校长反映,而且保证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看一所学校教学水平的高低并不在于你能把优等生教好,而在于你能否将后进生教好。宪文校长“让每一个学生成人成才,决不放弃任何一名后进生”的办学理念,受到了广大学生家长的欢迎,并连续多年被新乡市评为“高中教育教学突出贡献学校”。
      自古以来,“有志者,事竞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宪文校长的苦心没有白费。事实证明,卫辉市高级中学能在低起点上产生质的飞跃,能将大批后进生变成合格生,把合格生变为优秀生,把优秀生变为尖子生。面对优异成绩,他和他带领下的全体教师感到问心无愧――无愧于学生,无愧于学生家长,也无愧于卫辉市的父老乡亲!
走进卫高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卫辉市高级中学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豫ICP备11016196号 管理登录 | 
地址:河南省卫辉市健康路北段49号 邮编:453100 联系电话:(0373)4486393